长城新媒体报道:解码专精特新“小巨人”②丨天俱时:靶向治理制药行业废水难题
来源:天俱时集团
发布时间:2022-06-17

解码专精特新“小巨人”②丨天俱时:靶向治理制药行业废水难题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李文培

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升和环境治理的日益升级,制药行业也面临着持续的环保高压态势。如何高效经济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让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再次成为工业企业用水,为生态环境“减负”?

一套“制药行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就能有效解决问题。在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山科技园中,有一家专注于制药行业污水处理的“小巨人”企业——天俱时集团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俱时集团”),就用这套新技术,实现了制药企业废水近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新的突破。

近日,记者走进天俱时集团,探访这家始建于1998年的河北本土企业创新研发,“靶向”治理制药废水难题背后的故事。

 

天俱时集团陈平实验室外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赵晓慧 摄

第一站:陈平实验室

开启医药化工绿色未来

走进天俱时集团陈平实验室,膜分离技术研究室工程师雷诣涵正和同事一起,紧张地进行双极膜试验,通过该试验,高盐、高有机物的制药废水被分解为盐和碱再次进入到生产过程中,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制药废水因原料和工艺不同会产生含不同种类有毒物质的污染物,通常具有高盐高有机物特点,而且成分复杂,生化困难。”雷诣涵说,借助天俱时集团在制药和环保领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实验室聚焦制药废水,尤其是化学合成制药行业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开发出了一整套专门针对制药行业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工艺路线。

副主任陈晓飞介绍,陈平实验室作为天俱时企业级实验室,设有5000㎡的技术研发实验室和6000㎡的产业化装备制造车间等,拥有国内先进的环保实验及监测设备80余台,是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实验平台。在解决制药废水问题时,不会囿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而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废水来源及去向的基础之上,再去开发相应的特色技术,然后形成系列工艺路线。“而多条交叉的工艺路线,又形成一个面,覆盖大部分类型的废水处理资源化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天俱时集团将国内首创的高级氧化技术、膜技术等集成在“制药行业废水近零排放处理装置”中,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效率,实现了催化剂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降低了制药废水处理成本,并成功应用于科伦药业、齐鲁制药、中节能万润等企业污水处理工程。

 

万洋衡水制药有限公司污水处理T-EPC项目效果图。天俱时集团供图

第二站:环保事业部

实现废水近零排放目标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废水、废气治理技术发展迅速,企业之所以无法接受,主要在于经济成本。此外,处理达标后的水、气及处理过程中产生其他副产物无法实现资源化回用也是企业考虑的一个问题。

 

天俱时集团环保事业部工艺技术中心经理任娇接受记者采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文培 摄

聚焦医药行业环保治理的经济成本和适用性问题,天俱时集团不断创新研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产品,并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医药环保治理之路——T-EPC模式。

作为国内EPC总承包模式的早期践行者,天俱时集团长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依托多年的发展经验和长期积聚起来的技术及人才优势,打造出一条集“工艺研发-设计-采购-施工-培训-试生产”于一体的连续性产业链,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技术为引领且技术贯穿全过程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即T-EPC模式。

提及T-EPC模式的优势,环保事业部工艺技术中心经理任娇说,T-EPC模式下,天俱时集团以“客户需求”为服务宗旨,以“产品技术”为工程核心,以“交钥匙”模式为客户提供具有特色的全流程服务,最终向客户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环保要求的工程项目。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流程的工作人员都对环保行业有所了解,通过组建项目团队,把不同环节的工作人员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确保工艺方案实施的可靠性,还能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客户的人力资源投入。”任娇说,受益于T-EPC模式应用,目前集团正在建设的新威远生化项目,在客户只委派1名管理人员到场监管的情况下,工期缩短了25%,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

 

天俱时集团董事、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陈平表示,集团将积极打造无人值守的制药企业废水处理智能车间。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文培 摄

第三站:首席技术官办公室

打造无人值守工厂

然而,天俱时集团的远景目标远不止于此。

在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同时,天俱时集团将目光聚焦在了制药废水智能化处理——通过提升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强化制药企业废水的在线测量、快速检测能力,最终打造无人值守的制药企业废水处理智能车间。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天俱时集团董事、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陈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污水处理要做成智能化工厂,需要有相应的工艺技术来支撑,“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试验,将曝氧量控制、阀门风机控制,包括精确供氧、精确加药、智能仪表检测等等结合起来,为废水处理智能车间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

在陈平眼中,智能车间的最终完成,不仅可以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更能剔除人为操作的影响,提升设备运行的精确度,从而优化产品的质量。

“此外,随着设备运行自动化和精确度的提升,原材料的利用率也会随之提高,对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陈平说,智能工厂建设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废水处理智能车间是题中之义,“天俱时集团正在从工艺开发和技术创新两个维度向前推进,希望能为化工和环保行业的智能工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俱时集团董事、副总裁张欣巧谈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李文培 摄

第四站:总裁办公室

新式管理打开企业发展之门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天俱时集团独具特色的“新”式管理。

集团董事、副总裁张欣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不仅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理念、目标、制度、业务、产品,一直到具体工作的全方位管理变革和创新,全面增强企业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漫步天俱时集团,随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这得益于该集团学习型组织的打造。

“我们有自己的天俱时大学,这是一个面向全体员工开设的学习交流平台。目前,天俱时大学的课程内容涉及大学生成长系列课程、技能培训系列课程、企业文化系列课程、EMBA课程、国际生物工程实践班等,已成为天俱时集团的运营支持中心和企业文化学习中心。”张欣巧说,目前,天俱时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管理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天俱时集团国际生物工程实践班正式开班。天俱时集团供图

此外,天俱时“四杰”、10+学生会、DBA&EMBA同学会、天俱时读书会等特色组织的创立和发展,也让在企业当中志同道合并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找到彼此的共同点与交集,为企业前行发展形成更好的凝聚力。

在积极强化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天俱时集团通过科技委员会,积极引进生物、制药、环保、水处理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集团优秀科技工作者一道,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是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张欣巧说,在天俱时集团,对科技工作者没有KPI考核、不设研发经费上限,相关人员可以自由支配项目经费,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用管理的规范带动企业的规范、用管理的升级带动技术的升级、用管理的创新带动员工的创新……借力管理创新,天俱时集团已经打开快速发展之门。

责任编辑:赵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