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晚,上海阳光采购网正式公示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55个品种皆有药企降价应标,唯独“拉米夫定”流标。
据新华社消息,本次采购共有189家企业参加,产生拟中选企业125家,拟中选产品191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3%。
与最高有效申报价相比,其中单个品种最高降幅达到98.72%,为石药欧意的盐酸美金刚片,而托法替布、孟鲁司特钠和非那雄胺等6个通用名品种的降幅亦在95%以上。此外,本轮集采再次产生了3个“一分钱”品种,分别是卡托普利、二甲双胍和氯氮平。
而本次集采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从具体的企业中标情况来看,多数原研药企仍然保持审慎态度选择“撤退”,仅有卫材、辉瑞和安必生3家外企下场参赛。其中辉瑞和卫材均以超70%的降价力度分别换得利奈唑胺片、甲钴胺片的第1顺位中选。
其余品种的争夺基本上是本土龙头药企的狂欢,齐鲁和石药双双斩获8个品种,数量为竞标企业之最;而扬子江与豪森则紧随其后,分别取得7个和5个品种的拟中标资格,海正和恒瑞则分别为4个。
就总体情况而言,此轮集采报价激烈程度仍然超出了业界预料。但同时企业之间报价方差也在缩小,除去一些“点杀”情况,多个品种企业报价之间差值在10%左右。预计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里,重点领域的大品种仍将继续集采纳入。
一方面医药市场集中度较之前大大提升,营收、产能与研发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在集采中继续处于优势地位,预计再过3年左右,同治疗领域过评无望的仿制药,将逐渐接受市场被蚕食的局面。其呼吁对积极投身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应该给予相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