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环保去产能系列——三年蓝天保卫战对钢铁供给的持续性约束
来源:天俱时集团
发布时间:2018-07-25

国务院7 月3 日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到2020 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 年下降15%以上;PM2.5 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 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 年下降25%以上。

评论:

1、重点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从京津冀地区扩大至长三角和汾渭平原

较之以往重点区域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本次《行动计划》中对重点区域范围作了调整,在已有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内的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包含山西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等在内的汾渭平原地区。

本次重点区域出现了较大的扩展,也就是从京津冀“2+26”城市,扩大到长三角和汾渭地区,按照Mysteel 数据预计,重点区域范围扩大后,涉及的钢铁产能将再增加两亿吨,对于供给端的制约影响大于其他任何因素。

2、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区域内产业布局调整力度。

《行动计划》名确提出,修订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制订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新、改、扩建钢铁等项目应满足环保要求。对于重点区域内城市的钢铁企业,采取彻底关停、转型发展、就地改造、域外搬迁等方式,推动转型升级。

以河北省为例,按照《河北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方案 (2018-2020 年)》的要求,河北省将在2020 年前完成全部城市钢厂的搬迁工作,截至2017 年底,已有石钢、宣钢、国丰、太行、冀南、首秦等6 家钢厂确定搬迁,省内剩余9 家钢铁企业将在三年内完成搬迁。

3、严控“两高”产能,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2020 年,河北省钢铁产能控制在2 亿吨以内;列入去产能计划的钢铁企业,需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

以污染严重的产钢大省河北省为例,按照《河北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 年)》的要求,河北省2018-2020 年的钢铁行业要实现“两减”这一目标。  一是钢铁产能的减少,三年将分别压减退出产能1000 万吨、1000 万吨和2000 万吨,到2020 年底将全身钢铁产能严控在2 亿吨以内;二是钢铁企业的减少,2018 年冶炼厂压减至82 个、企业减至63 家,2019 年冶炼厂压减至79 个、企业减至62 家,2020年冶炼厂压减至70 个、企业减至60 家。河北省的化解过剩产能的力度远超国家的要求,将极大促进省内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4、重点区域实施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

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各地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要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载入排污许可证。企业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务的,一并纳入当地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停产。

根据《行动计划》,2018 年秋冬钢铁行业错峰生产将由2017 年的“2+26”城市扩展为“2+26”城市、汾渭平原11 城市、长三角三省一市,由于限产省市范围明显扩大,2018年受限生铁、粗钢产能将在2017 年29420 万吨的基础之上有明显增加,这也意味着市场将呈现供给偏紧的状况。

5、钢铁供给约束仍将持续

该计划的出台,表明了未来几年政府对环保的坚决态度。由此可见未来环保带来的限产将会常态化,虽然该影响并不能量化,但是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地区,是全国空气污染重地,该地区由于环保而造成的限产可能是常态,等同于去产能,对供给端形成持续约束。

本文来源:http://www.cfi.net.cn/p20180723000602.html